查看原文
其他

在家音乐启蒙并不难,但也绝对不是放放歌曲就好了

大J 大J小D 2021-11-03
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,一起科学育儿


孩子早教启蒙中,音乐启蒙常常是大家都知道它的重要性,却最不知道该如何入手的一项内容了。我当时听到音乐启蒙就打退堂鼓,我自己唱歌跑调,从小不会乐器,成年后才刚刚开始接触一点点古典音乐和歌剧,我也想给小D做音乐启蒙啊,但摊上我这样的“音乐渣渣”母亲,无从下手啊。


说到这,还是要感谢小D的认知老师和康复师们的,一开始她们其实并没有说“音乐启蒙”这个概念(当时如果她们提到这个,我估计就会有畏难情绪而不开始了),她们更多地在强调的是,给宝宝的五感刺激,音乐是听觉的刺激。


然后在她们的指导下,我慢慢在家实践下来。直到前不久,我去听了学校里关于婴幼儿音乐启蒙的课程后,才把我之前散落的点都串起来了,也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。



童谣入手,但不仅仅是听

0~5岁


一般提到音乐启蒙,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听童谣,的确这是一个好途径。但教授特地强调了,要达到真正的音乐启蒙,不能仅仅把童谣当成背景音乐听,还需要引导孩子学会主动听音乐。


我们在读文字时,常常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画面,这是我们视觉的想象力。这样的想象力不是天生就有的,也是后天训练的,只不过大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刻意训练而已。比如平时给孩子读书时,会给孩子进行讲解、和孩子对话、还会引导孩子观察,这些都是在训练大脑如何处理这些输入的信息。


听音乐时,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画面,这就是听觉的想象力,也叫“音乐听想”(Audiation),可惜这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,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从小没有进行有意识地启蒙。具有较好音乐听想的孩子今后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和敏锐度都会更好,也就是我们说的乐感会更好。教授说,“在婴幼儿早期启蒙中,大部分都是多感官刺激的,唯独耳朵(音乐)的启蒙常常是孤立的,而这才是音乐启蒙的关键”。



“音乐听想”,这个名词听着非常高大上,其实早期启蒙做起来很容易,借鉴读绘本的思路,就是尽可能地调动孩子其他的感官一同参与到“听音乐”,这就是主动听。比如,可以随着节奏哼唱、拍手、跳舞,因为只有当身体其他感官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时,我们的大脑才会“认真”接收信息,去尝试理解音乐传递的感受,这就是主动听音乐的方法,也是培养乐感的开端。


并不是说不能放背景音乐,但如果我们真的是认真想要进行音乐启蒙,就该保证每天有这样的15分钟,和孩子一起主动听音乐的亲子互动时间。


关于童谣的推荐,戳->英语启蒙不会?早教课太贵?这份歌单你一定要收藏,这篇文章虽然讲的是英语启蒙,但对于音乐启蒙也是有借鉴的,文章里也介绍了一些寻找这类资源的途径,大家可以参考。



分享你爱的歌曲,营造音乐氛围

0~5岁


营造整个家庭爱音乐,生活充满音乐的氛围非常重要。爱书的父母养出爱书的孩子,爱音乐的父母养出爱音乐的孩子,就是这么一个道理。 


教授说,现在媒体会过于夸大古典音乐的重要性,比如都在说听莫扎特音乐的孩子智商更高,姑且不说这样的说法是否有根据,这样的渲染本身也就把很多父母和孩子通往音乐的道路关闭了。一个不那么喜欢听古典音乐的父母,带着很强的企图心来进行音乐启蒙,这样的效果一定不会好,而且最后一定父母和孩子都痛苦。



教授说,“音乐就好比是耳朵的食物,当然不可否认要避免一些‘垃圾食物’,但食物种类的丰富保证营养均衡是大原则”。每个人一定都有自己喜欢的音乐的,即使是流行歌曲也没关系,引进童谣的同时,也可以把父母喜欢的音乐放给孩子听,唱给孩子听,聆听自己喜欢歌曲时的这份喜悦放松的心情,才是最感染人的。


正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歌曲,放的时候也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听的时候的感受,“比如,这首歌曲让我想到了冬天的晚上;这个旋律让妈妈想要滑冰”。


这样的简单语言描述也是在告诉孩子,音乐也是一种语言,是可以去感受、理解和解读的。那慢慢地,孩子在听其他类型音乐时,也会有这样尝试表达的意愿了。



扩展音乐库,提高耳朵灵敏性

3~5岁


随着孩子习惯了主动听音乐后,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进一些古典音乐。这时,最好选择的古典音乐是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,或者有非常鲜明的乐器演奏的,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听觉想象力,而且可以锻炼孩子耳朵对于不同声音识别的灵敏度的。


推荐两部符合这类标准的古典音乐,比如圣桑的《动物狂欢节》、谢尔盖·普罗科菲耶夫《彼得与狼》,这两部都是用不同的音乐乐器来演绎不同的动物,孩子不仅可以了解故事,也能了解不同乐器。当然,父母们是需要提前做一些功课的(有心的话,真的不能偷懒哦)。


刚刚开始引进古典音乐时,还是以兴趣为导向,不用每次听很长,每次控制在5~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。



根据兴趣,选择一门乐器

5岁+


如果我们一直有意识地引入音乐启蒙,那孩子到了5岁左右就已经会有自己对于音乐的审美,她会有自己的偏好。过了5岁后,就可以根据孩子兴趣,选择一门乐器,进行更加正规系统的音乐学习。同时,也可以带着孩子去听现场演奏会,让孩子有近距离感受音乐的机会。


(乐器的选择和学习,这又是一个大话题了,我只是学了理论知识,我家小D还没开始,今天就不分享了)



上完这几门艺术类课程后的心得


自从自己开始重回校园读早期婴幼儿启蒙后,我真的发现了很多差距,特别是像自己选了这几门以前不是那么懂的课程(艺术、音乐这类的),让我有了不少反思。


我回想自己童年经历,这里面就有很大的一个断层。我从出生开始一直到上小学,家里其实并没有音乐环境的,但一到了上小学,父亲就要求我去学乐器,自然过程很痛苦,而结果也不好。


听完美国这边系统的音乐启蒙后,我深刻认识到,任何启蒙本质就是提供环境,然后去唤醒孩子自发的内在兴趣。一个从小就开始听音乐的孩子,4、5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分辨各种弹奏乐器的孩子,那到后来学习某一样乐器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,而不会像我当年那样“强按牛头不喝水”的局面。



这又再次提醒我,育儿不仅要低头赶路,更要抬头看路。想想未来三到五年的目标,不是说非得让孩子学习乐器,但如果这是你的目标之一,但就要从现在开始把这个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,融入到日常生活中,开始进行音乐启蒙。


如果你还没有这么明确的目标,那不妨和我一样,时刻提醒自己,早期启蒙不要带很多功利心,更不要用自己的眼界局限了孩子。能力范围内,多陪着孩子一起去尝试不同的领域,即使那是你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。教育的本质就是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可能性。


大J叨叨叨


上次分享了关于画画的文章,就有妈妈给我留言说,“大J去学习可以造福几十万父母们”。我之前其实还是很肉痛这每门课1500美金的学费的,看了那位朋友的留言,我一下子释然了,突然觉得好值得。大家多多分享噢,帮我增加分母啊,哈哈。今天文章最后的推荐阅读里,头两篇都是我开始上学后的感悟,大家错过的记得去看哦。


然后要来给大家道歉,昨天的平衡车开团一小时不到就没货了。我个人是非常讨厌“饥饿营销”的,基本上只要是我开的团都没有限量这一说,没有哄抢也就可以鼓励大家更加理性购物的。但平衡车真的是大件,单价高,实在无法做到一下子囤那么多货,对于没买到的朋友们,我真的很抱歉,鞠躬~


推荐阅读

点击标题直接阅读 


这位教授传授给我的育儿经,值得每个父母反思

教育孩子,在管和不管之间,还有一个选择

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,你自己知道如何学习吗?

画的像才是好作品?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扼杀孩子的创造力

纽约50美金一堂课的音乐早教班到底值不值?




大J,坐标纽约,曾经知名外企经理,现全职妈妈,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,没有理论翻译,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。微信公众号:大J小D


新书《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》正在当当、京东、亚马逊、天猫等各大电商持续热销。
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